新中考政策下,孩子拼的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1-04-02 作者:Moocxing 来源:Batago
新中考改革后,有家长形容这次改革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也许很多家长说,学校每学期让我填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大家都差不多,怎么会有分数的差异呢?
前面文章中大家不难看出,有这么3条路:
1、学科竞赛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获奖,而这些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部分将以自招的形式进入到市重点高中。所以并不是普娃的竞争对手。
2、体育和艺术竞赛活动,要求学生本身有足够的身体素质、艺术天赋以及长期的训练,如果能有最好。但能够在竞赛中获奖这可不是通过短短的一两年培训就能获得的。
并且新中考政策里要求体育、艺术特长生不低于15%的自主招生比例,有体育和艺术特长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走自主招生这个渠道进入市重点高中。
3、科技类竞赛,相对来说,这条对普通的学生更加友好。
因为这一类科技类竞赛考核的并不是学生的技能的高低,更多核心考核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与学科、体育、艺术类竞赛这么一比较,“科技创新类”竞赛的优势就明显。
第二、科创类竞赛数量比较多,获奖几率高。
每一年的科创类竞赛达到10多个。与学科类竞赛,一个学科一年只有一个竞赛相比,机会要多很多,这样获奖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
举个例子:与全员参与的古诗文大赛相比,了解科创竞赛并参与竞赛的学生,目前数量还不算很多。
参与的人越少,竞争的压力就小,获奖的概率也就会大大提升。
首先,这一类竞赛的辅导老师比较少。
一般每一所初中只有1~2个科技老师,而且有的科技老师还兼任其他的科目。一旦有学生想要参加这类的比赛,没有足够的老师来辅导和支持。
除了部分较好的学校有自己的科技社团,大部分的学校没有相关的经验的老师。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不知道如何参加科技类竞赛。
有的学校虽然有科技老师,但是他对竞赛的一些规则并不是很了解。导致学生即使参加了比赛也无法获奖。
第二,相关的报名渠道较少。
近年来随着学校对科技竞赛的重视,老师会在班级群会把相关的一些竞赛通知发到家长群里。但是还有很多的竞赛,学校并没有下发。即使学校将比赛的通知发到家长群,离比赛的截止时间非常的短,学生根本来不及制作作品参与比赛。
例如近期上海市电教馆下发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有的学校是在比赛即将要截止的时候,才将比赛通知下发到家长手中,许多家长错失了报名的最佳时机。
第三,家长参与度低。
虽然以前出现过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云南六年级小学生,因为父母做的课题获奖而备受争议。现在的比赛,比过去更加严格,评委会从多方面来考核。一旦被评委发现,作品是家长或者是其他人代劳,将会对学生的诚信档案有很大影响。
面对新中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在科创竞赛中所向披靡?
4月10日晚,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倍塔狗人工智能教育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特聘企业导师谢凯年博士,以及竞赛升学辅导王洁老师,通过线下讲座方式为我们详细讲解,有关科创竞赛的更多价值,以及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创能力?如何规划科创竞赛?
倍塔狗人工智能教育成立于2013年,是上海首家专业的人工智能教育机构,已培养学员千余人,独家课程被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几十所标杆型学校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