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生招生风向大变!2026高校招生发布新规则

时间:2025-11-08 作者:倍塔狗人工智能 来源: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 2026 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首次系统性地对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这四类招生画下清晰的红线与路径图,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竞赛生和科技特长生的风向真的变了


保送生

我们先来看保送生方面,政策明确规定奥赛保送生原则上应该录取到与获奖学科对应的专业,而且在读期间不能转专业,也就是说,要为这些冷门绝学储备战略人才。

图片

这对哪类同学是重大利好呢?

答案是真正热爱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并且愿意长期深耕的顶尖竞赛生。

图片

但对一些同学来说,这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如果你的初衷并非热爱基础学科,而是想凭借竞赛保送作为“敲门砖”,先入围名校,再立刻转投金融、计算机等热门赛道——那么很抱歉,这条“捷径”已经被彻底封堵。


这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教育规划容不得功利算计,它要求我们更早地洞察孩子的天赋与热情,并以此为基石,长期、连贯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编程思维及实践应用方面的综合能力。


综合评价招生

再来看综合评价招生,这里也是有重大调整的,淡化学科竞赛导向,更加看重综合素养和科学潜力。

图片

那么哪些同学会更吃香呢?

是那些在校内成绩优秀,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明创造的学生。

图片

他们虽然不一定拿到顶尖竞赛的奖项,但是具备真实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相反,对于那些埋头刷题、堆砌证书,却缺乏实际应用和表达能力的同学,挑战就非常大了。


面对新政,学生与家长该如何应对?

新政策强调高考成绩占比提升,还要通过综评面试、研究性课题报告等等方式来综合评估,光有奖项是不够用了。面对这些变化,该怎么应对呢?


  • 尽早回归兴趣本身,摒弃功利性升学规划。政策变化传递出明确信号:教育系统需要的是真正对学科有热情、有潜力的学生,而非精于计算的功利主义者。

  • 高考成绩依然是硬道理,课内基础必须扎实。无论政策如何调整,扎实的学业基础始终是根本。

  • 重视长期积累,从小培养科创与实践能力。新政策鼓励的是持续发展的学生,这意味着家庭需要及早规划,从小呵护孩子的科学兴趣,长期系统地培养其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而非临到高中才为升学“刷简历”。

  • 多参与真实的科研实践,学会清晰展示思考过程。新政策下,纸上谈兵不再够用,学生需要参与真实的研究项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创新思路。



教育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当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当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教育风向标的转变也在意料之中。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回归教育本质,从小专注兴趣本身与科学素养长期培养的孩子,将在新一轮人才选拔中脱颖而出。






      倍塔狗人工智能教育成立于2013 年是上海首家人工智能教育机构。在上海交通大学及美国普林斯顿博士团队的带领下,基于Google和Intel最新研究技术,历时五年自主研发独家课程体系--倍塔狗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认知能力,课程体系共开设了七大跨学科课程板块--构造、电路、编程、智能、设计、整合、创新,以 PBL 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专注于6-18岁孩子的AI教育旨在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者!

     通过跨学科融合学习,培养青少年具有创新与整合能力、提升思辨与实践素养,塑造团队合作精神,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综合素养,引领未来世界!


倍塔狗人工作智能教育机构的高中研究性课题个性化开题, 高中研究性课高校导师亲自指导


上一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 下一篇:高考综评院校专业与高中课题的关联度究竟有多少?